欢迎访问中国融媒创新网!
繁体 中文 | 信息管理

中国融媒创新网

我国融媒系统文化交流的先行者

今日要闻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今日要闻

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研究

来源: 时间:2023-08-07 09:48:16 浏览次数:

原创 周媛婷 中国报业


新闻采集与编辑是媒体工作命脉所在,提升传统纸媒新闻采编工作质量,适应环境变化,是媒体的首要任务。就目前媒体环境来看,媒体融合不仅拓展了新闻报道形式,还丰富了其内容,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新闻采编的难度,所以传统纸媒必须坚持创新,结合媒体融合发展的主流趋势,将的新媒体技术作为自身发展动力,进行转型,打造更符合大众需求的媒体平台。

融媒体时代重视

新闻采编工作的意义


依托的新媒体技术,新闻工作者能够迅速整合信息资讯,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生产和报道。然而,对传统纸媒来说,一方面,新闻采编流程过于冗长,与新媒体相比,传统纸媒时效性几乎为零,这也导致其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,难以收获受众认可;另一方面,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直接决定新闻报道质量,如果忽视内容质量的打磨,就会降低受众体验,不利于体现新闻价值,也阻碍了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功能。

因此,在融媒体背景下,传统纸媒应当高度重视新闻采编工作,这事关报业前途与命运。无论媒体行业竞争如何激烈,媒体服务人民、为受众提供资讯的职责不会变,在流量当道、利益为王的时代,传统纸媒更应坚守初心,积融合新媒体技术,制定全新的新闻采编策略,提高新闻传播的时度效,从而在融媒体环境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。


融媒体环境下

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


1.新闻采编内容多样化
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,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,信息数量以几何倍数增长,但海量碎片化的信息给新闻采编工作带来难度。

一方面,信息数量的激增,直接增加了新闻采编工作量,采编人员必须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,才能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收集完整,而且为了迅速处理大量信息,采编人员不得不缩减对新闻事件的审查与归纳时间,这就影响了新闻报道整体效果。另一方面,对传统纸媒来说,新媒体庞大的信息体量具有强的竞争性,年轻一代受众更青睐娱乐性强、方便快捷的新闻类型。

2.新闻采编形式多样化
21世纪,信息发展乘上了高速列车,的新媒体技术为新闻采编提供了多样化选择。在传统媒体时代,记者必须亲自到事件发生现场进行采访与调研,收集足够的新闻素材,但由于时空限制,在事件发生的时间记者往往无法及时抵达,这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客观性,容易给受众带来误导。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,利用技术,新闻从业人员能够破除时空限制,通过实时直播与事件发生地进行无障碍连线,这不仅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了全新思路,还在大程度上保证了报道的真实性。此外,采编人员还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收集各类信息,以满足工作需求,这降低了采编难度和成本。

3.新闻传播渠道多样化
在融媒体时代,信息技术的迅速革新促进了传播渠道多样化发展。从现实意义上看,传播载体的种类决定了传播渠道的种类。传统媒体时代,媒体往往依赖报纸、杂志等载体进行新闻报道,但在今天,新闻报道的载体多种多样,这也进一步催生了多样化的传播生态。

多样化的传播渠道,提升了新闻传播效率、优化了媒体市场结构、降低了媒体成本,为大众日常生活带来大便利,但同时也加剧了媒体行业泛娱乐化,让信息茧房效应日益明显。总的来说,传播渠道的创新为传统纸媒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
融媒体背景下

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路径


1.立足用户需求,创新采访角度
融媒体时代,传统纸媒新闻采编工作创新需立足用户的实际需求,从多个维度展开。在新闻采编过程中,采访作为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整个采编工作的终效果。记者要在采访中保持客观立场,用中立态度分析整个新闻事件进程,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、客观性、权威性。

然而,纵览当今媒体市场现状,常规新闻采编模式已不具有竞争优势,面对这一形势,传统纸媒必须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,不断进行融合创新。在采编工作中,传统纸媒要重视受众需求,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,将受众体验放在工作首要位置。具体来说,就是在采编过程中,优化和创新采访角度,尽可能在顾及受众心理需求的同时,多发掘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,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全新视角的采访策略,纵向拓展新闻价值,从而提升传播效果。

2.扩充采编内容,丰富编辑方式
地方媒体普遍服务于地方舆论环境,在选择新闻题材时有一定的局限性,其采编内容也相对固定,这就使得传统纸媒的新闻报道内容较为单一,无法揽获规模可观的受众群体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纸媒发展空间。部分传统纸媒虽然在产业模式上进行了融媒体改革,但其新闻编辑方式仍然采用传统套路,在效率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当前媒体市场需求,严重阻碍了传统纸媒的现代化发展步伐。

因此,传统纸媒应立足当前媒体市场发展现状,深刻认识自身处境,并积寻求创新破局的策略与方法。在内容上,适当增加多样性,提升语言表达的趣味性,以新颖别致的形式抓住受众眼球,进而重新稳固受众群体的基数。在编辑方式上,传统纸媒应紧扣时代发展节奏,不断推陈出新,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,这不仅能够降低编辑的时间成本,还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传统纸媒还要积采用视频资源,利用现代化技术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,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,完成舆论引导使命。

3.培养团队,促进技术应用创新
归根结底,传统纸媒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素养的团队。在媒体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,不求创新无异于自掘坟墓,而媒体发展创新的动力就来源于人才,因此,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应当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团队的组建。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,大部分地方纸媒都存在内部人员结构固化、新鲜血液不足的现象,这就会导致媒体环境如同无源死水,缺乏创新转型的动力。

面对这种情况,传统纸媒必须深刻认识自身发展缺陷,并积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定期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活动,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养,并长期规划团队的组建目标,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。还可以招纳具有技术优势的人才,将现代化的创新理念带入纸媒,并通过合作不断深化新媒体思维的感染力。只有这样,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传统纸媒对技术应用的创新能力,进而促进媒体融合发展。

在融媒体环境下,传统纸媒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,要想逆流而上,就要牢牢把握机遇,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创新。这就要求传统纸媒深刻认识自身发展现状,以此为基准设计近、中、远期发展规划,从局部到整体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优化。同时,传统媒体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,从受众体验角度对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多维度调整,将新媒体技术作为创新着力点,不断发挥自身具备的主体优势,以满足受众需求,正确引导社会舆论。

(作者单位:闽南日报社)


刊发于《中国报业》杂志2023年度7月上刊


(责任编辑:夏阳)




版权所有 ©2011 中国融媒创新网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街家园五区2号楼3层2单元320 邮编:100100
电话:010–61899189 传真:010–61899189 邮箱:xuping2004@126.com 京ICP备20210154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