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录于合集#深观察325个
中央纪委监委网站 侯颗 杨文佳 自浙江杭州报道 伴随童声演唱《江南好》,巨大的“Asia”标识从江面涌岀,飘向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,连同澎湃的钱江潮水落入场内。“忆”以一朵“花”的形式,冉冉升起,通过3D打印技术,借助虚拟AR视效,19朵怒放的巨型桂花和周围AR璀璨之花,共同构成蓬勃生长的“亚洲花园”,将芬芳带向远方…… 10月8日,恰逢寒露节气,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迎来闭幕。自秋分起惊艳亮相,于寒露时浪漫惜别。在这场体育盛会上,超1.2万名运动员开笔抒写关于拼搏与梦想、团结与友谊的相聚故事。15个正式比赛日,给四十多亿亚洲人民留下了恒久的亚运记忆、杭州记忆、中国记忆。
把亚洲体育竞技水平推向新高度,向世界呈现一届“中国特色、亚洲风采、精彩纷呈”的体育盛会
进入运动员入场环节,场地草坪中间出现了一条绿色大道,各个代表团的旗帜率先入场,所有参加闭幕式的运动员们紧随其后集体入场。这是一个属于所有运动员欢聚的时刻,大家不分队伍,欢笑着一同走入场内。 时针拨回至9月23日,总书记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指出:“我们愿同亚奥理事会和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共同努力,为世界呈现一届‘中国特色、亚洲风采、精彩纷呈’的体育盛会,为亚洲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作出新贡献。”中国秉持“绿色、智能、节俭、文明”的办会理念,落实“简约、安全、精彩”的办赛要求,以的场馆设施、顺畅的赛事组织、贴心周到的服务保障工作,兑现了庄严承诺。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·库马尔·帝瓦里表示,杭州举办了好的一届亚运会。 随着中国花样游泳队8日夺得杭州亚运会集体项目,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亚运成绩单定格于此。201金111银71铜,是亚运会参赛历史好成绩。田径场上,中国队包揽男女百米和百米接力,男子马拉松项目实现突破,“中国速度”站上亚洲之巅;泳池之内,中国健儿劈波斩浪,创下亚运参赛佳战绩;跳水项目“十全十美”,“梦之队”续写传奇;体操项目收获信心,创造了男子个人全能评分新高……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,闪耀着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芒。
一些健儿虽未获得奖牌,站上赛场就已经赢得了所有掌声。52:0,在男子七人制橄榄球小组赛上,中国队以悬殊比分战胜阿富汗队,但对于阿富汗队来说,这已经是一场伟大的胜利。这支队伍是一个从难民中走出的“兄弟连”:12名球员都兼职打工,有建筑工人、司机,全部自费来参加亚运,比赛前只集训了五天。阿富汗男子橄榄球队队长奥马尔·苏莱曼海勒说:“阿富汗经历了太多苦难,对我们来说,能一起为国参赛,与亚洲强对手较量,我们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。” “他们(球童)是志愿者中晒得黑、跑得多、流汗多的人,他们出色的表现,得到了运动员的认可。”谈到球童志愿者,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运行团队媒体副指挥长万爱民竖起大拇指。3.76万名志愿者“小青荷”在赛场内外的活跃身影、热情服务,得到了八方来客的普遍赞誉,为盛会注入了青春的热血。“我们会记得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给予的笑容和帮助,这是一段美好的经历,我一定会带着家人和朋友再次来到中国旅游参观。”卡塔尔体育代表团随队官员费萨尔·阿尔马里说。
超越体育本身的故事,承载人们对和平、团结、包容的美好向往,是值得珍惜的回忆
闭幕式上,《亚运精彩瞬间》《亚运感动瞬间》短片,将人们带回赛场上那些胜利与失败、激动与遗憾、团结与友爱、欢笑与泪水的难忘瞬间,这些超越体育本身的故事,承载着人们对和平、团结、包容的向往,成为值得珍惜的回忆。
9月30日晚,杭州亚运会田径赛场上,菲律宾男子撑杆跳高选手奥贝纳在以5米90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确保夺金后,开始向亚洲纪录发起冲击。尽管当时只剩下奥贝纳有机会试跳,但在场地一旁,来自中国的黄博凯和沙特的希扎姆仍高举双手为他鼓掌加油。 由于三人都师从乌克兰撑杆跳高名帅维塔利·彼得罗夫在欧洲训练,黄博凯说:“我们三个是‘队友’,想看他跳得更高。” 这一跳,是奥贝纳本赛季后一场比赛。在响彻全场的击掌声中,奥贝纳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主场。“我震惊了,我只是抬起手,试试看他们能不能为我击掌。然后所有人都开始击掌,并且那么同步,正好是我希望的节奏。我当时想‘我怎么能不跳呢?’谢谢你,杭州!” 尽管奥贝纳终没能越过6米02的横杆,但当晚仍值得铭记。黄博凯和希扎姆分获银牌、铜牌。曾经远离故土的亚洲孩子,终于在离家更近的土地上,收获了各自的块亚运奖牌。“我想不出和谁一起站上领奖台会比这样更合适了。”希扎姆说。 “遇山一起爬,遇沟一起跨”“甘蔗同穴生,香茅成丛长”,这些诠释团结合作的亚洲谚语也是杭州亚运会的写照:纵使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,亚洲人民对友谊的珍视、对团结的向往不可阻挡。 体育搭桥,相聚相知。16天的时间里,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、超过1.2万名运动员不仅展现了顽强拼搏、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,更收获了真挚友谊,演绎出民心相通的动人故事。“钢铁战士”张雨霏与罹患白血病后艰难复出的池江璃花子惺惺相惜,相拥而泣;当48岁的丘索维金娜展开双臂向观众致意时,全场报以热烈掌声;越南游泳小将武氏美仙在参赛选手和观众们的“陪伴”下,“独自”游完后100米……体育拉近了选手之间、人民之间心与心的距离。
攀花赠友、难说再见,以文化之名、体育之力与中国共庆、与亚洲共情
在“荷桂交替”时节,闭幕式以“攀花赠友”传承中式惜别之礼,以“荷桂共融”传达和合共生之情,演绎中国人传承千年的离别怀远。氤氲着东方文明的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,也是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。
10月8日,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。图为数字火炬人“弄潮儿”在熄灭主火炬仪式上。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 藤球、龙舟、卡巴迪、板球、克柔术、象棋、武术……本届亚运会上,这些或令人熟悉亲切,或让人有些陌生的非奥项目,发端于亚细亚大地不同的角落,承载着长达数千年的民族文化,寄托着从亚洲一隅走向世界的希望。 作为藤球别的赛事,泰国队教练孔吉认为亚运会对于藤球参赛队有着重要意义。“我希望能借助亚运会平台,帮助这个项目走向世界,走向奥运会。”孔吉说。 从蕴含博弈智慧的围棋到注重内外兼修的武术,再到强调“绅士风度”的板球……特色项目背后是亚洲(地区)文明“美美与共”的交融辉映。 文化的交流不止于赛场之上。趁着比赛间隙,新加坡体操运动员叶恩琳特地去西湖边逛了逛,买了三盒西湖龙井。被西湖龙井深深吸引的她现在学会了“在喝茶前要先闻香,再细细品尝”;来自孟加拉国的记者穆罕默德·拉菲克尔·海德尔在杭州亚洲花卉主题园,种下了一棵桂花树,成为个在这里种树的杭州亚运会外国记者;中国澳门场地自行车运动员郭满华说:“以后我会带着杭州亚运的徽章前往世界各地,把杭州亚运的故事告诉全世界。” 杭州亚运会也是世界观察新时代中国的一个窗口。从亚运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“智能亚运一站通”到智能服务机器人进行场馆导览、赛事讲解,“智能亚运”的办赛理念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铿锵步伐;“更懂年轻人”的BGM,甘当“无名英雄”运送铁饼的机器狗,燃爆全场的赛前“裸眼3D秀”,赛场内外的精彩瞬间、温情时刻、欢快画面,让世界感受到当代中国创新创造的活力…… 以文化之名、以体育之力,杭州亚运会与浙江共舞,与中国共庆,与亚洲共情。 随着火炬渐渐熄灭,数字火炬人“弄潮儿”频频回首,从“大莲花”奔向远方,幻化为漫天星辰,点亮万家。带着美的“江南忆”,亚洲人民心中的文明之火将生生不息,绵延永存。
编辑:吴宇轩
校对:张颖楠